外资公募的调仓路径揭示了新趋势
在2025年二季度,外资随着A股反弹的公募加速,外资公募的仓路调仓行为显得格外重要。最新数据显示,径揭摩根大通、示新贝莱德、趋势摩根士丹利等九大外资公募基金的外资持仓情况显现出其市场预期的变动。这些外资基金在新增持光模块和PCB等领域的公募同时,加强了对贵州茅台等核心资产的仓路配置,反映出它们对“性价比”和“增长”的径揭重新思考。
谁在加大投入?示新外资集中青睐科技行业
在二季度,路博迈和联博这两家较年轻的趋势外资公募成为加仓的主力。路博迈的外资股票市值在二季度激增491.66%,联博也增长了340%。公募虽然这两家的仓路资产规模不及摩根大通和宏利,但其调仓动作更为积极。它们重仓新易盛、生益科技等科技制造类资产。新易盛被多家外资公募青睐,成为外资的一致看好资产。
另一科技股生益科技也获得了外资的加仓,特别是摩根士丹利在一季度加仓388万股。该股的投资逻辑在于其盈利回升和结构性修复的潜力。此外,外资选择的高景气科技股涵盖PCB、封装和光模块等多个环节,显示出外资对技术含量在产业周期中的重要性。
头部机构稳扎核心资产,继续投资高盈利资产
摩根大通、宏利和摩根士丹利选择了沉稳的重仓布局。摩根大通的股票资产达到225亿元,以宁德时代为第一重仓股,显示新能源与先进制造的结合。
与其他机构减持医药股的趋势不同,摩根士丹利在一些创新药股上仍维持中高仓位,其旗下的公募基金在2024年获得年度冠军。宏利基金则在科技股和传统制造股之间形成“双核心”布局。与此同时,多家外资机构仍在积极配备金融与消费类核心资产,包括贵州茅台和美的集团等公司,这类股票虽然不再主导行情,但依旧是外资“仓底核心”。
外资组合迈向“本地化”结构
随着二季度的持仓数据出炉,外资公募的投资策略也逐渐适应中国市场的波动性与轮动性。贝莱德的组合展示了主题弹性和基本面的稳健,富达和安联则在小市值科技股中寻找创新机会。
施罗德基金也在转向更具流动性的A股市场,反映出其战略的转变。整体上,这些外资公募的持仓变化不仅显现出市场回暖的迹象,也揭示了风格与策略的变化趋势。科技制造链的热度已成为主流配置,而核心资产的角色则更倾向于稳健的配置,金融和地产板块则承担了防御任务。这一系列变化表明外资在积极构建其“本地化”选股体系。
本文转自“财联社”;XM外汇官网编辑:刘璇。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