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住院省下1700万!阳西让群众更有“医”靠 正文

住院省下1700万!阳西让群众更有“医”靠

来源:布鼓雷门网 编辑:娱乐 时间:2025-08-05 22:24:00

住院省下1700万!医阳西让群众更有“医”靠 | 众说百千万⑨_南方+_南方plus

受访者供图

本文收录于 #

“现在高血压犯了也不用往镇里跑,村卫生站就能拿到药,省下连中医按摩都能做!西让”阳江市阳西县塘口镇下垌村的群众邓伯一边接受针灸,一边笑着说。医

在阳西,住院“在家门口看病”这件事情正变得越来越便利。省下作为广东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西让新型城镇化试点,阳西县持续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群众将3家县级医院、8家乡镇卫生院和138个公建村卫生站整体“打包”,组建阳西总医院“抱团发展”,用“人员、财务、药械、质量、信息、健康管护、后勤、宣传”八统一管理,不断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和分级诊疗,让基层群众更有“医”靠。

(县镇村拧成“医”股绳,阳西编织群众健康网,时长共3分04秒)

受访者供图

报销不跑腿

小病不出村

“村民现在都愿意留在村子里看病,常见的慢性病药物都能在我们村卫生站拿到。”在下垌村卫生站,村医饶桂水正给邓伯递过降压药,语气里满是干劲。

村卫生站是农村医疗的“最后一公里”,乡村医生则是乡亲们的“健康守门人”。阳西在医共体建设中,把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2023年起,全县所有公建村卫生站纳入“八统一”管理,广大村医的职责更清了,也从“赤脚医生”变成了有保障的医共体成员。工资绩效的提升,给村医们吃了“定心丸”。

“干了15年村医,现在终于有了社保,养老不用愁,每月还有岗位绩效,越干越有奔头!” 饶桂水的话道出了全县村医的心声。如今的下垌村卫生站早已旧貌换新颜:拔罐、针灸、刮痧、推拿、红外线理疗一应俱全,这些中医诊疗“标配”,成了各村卫生站的新名片。镇卫生院的医生还定期下来坐诊,遇上腿脚不便的老人,拎着药箱就上门体检,把服务送到家门口。

更让村民暖心的是,2023年起,阳西125家公建村卫生站接入医保直报网络。“在村卫生站就医更方便了,不用特地去一趟镇里刷医保卡!”谈起变化,村民们笑得合不拢嘴。数据多跑路,换来的是群众少跑腿,“小病不出村”真正落地生根。

在下垌村,村民可以免费领到部分慢性疾病药物。受访者供图

在下垌村,村民可以免费领到部分慢性疾病药物。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供图

专家资源下沉

常见病不出镇

塘口镇的张女士摔伤骨折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往镇卫生院治疗,“现在镇上就可以拍DR的片子,半小时就收到上面(总院)的报告,自己手机上也能看,不用再往县里跑。”

阳西把盘活镇卫生院作为医共体建设的关键棋,用专项资金升级基础设施,诊室亮堂了,流程顺畅了,短板一个个补上。8家镇卫生院完成“星级”改造,从里到外换了新模样。

而要让镇卫生院真正“活”起来,离不开县级优质资源的“下沉”。“每个星期,都有一名县级专家到院,主要是开展脑卒中、心血管等联合病房的会诊和查房。”塘口镇卫生院副院长梁定周说。随着医疗资源向镇一级下沉延伸,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见上“大医生”,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选择在基层首诊。2024年,阳西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占比达66.10%;医共体人均住院费用5654.97元,同比下降14.84%。

县镇村共用的云HIS、云EMR系统,更打通了数据壁垒。在阳西总医院人民医院影像诊断中心,医生可通过镇卫生院传输过来的医学影像信息进行研判,及时反馈诊断结果。镇卫生院成了连接村与县的“枢纽”,“常见病不出镇”成了触手可及的便利。

阳西总医院专家正在进行远程会诊和远程培训。受访者供图

阳西总医院专家正在进行远程会诊和远程培训。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供图

加强健康管理

大病不出县

7月底,下垌村一位曾患脑血管意外的村民突然头晕、走路打晃。村医饶桂水一量血压,再看症状,心里一紧:“怕是血管又堵了!”他立刻通过专病绿色通道将患者向上转诊到县医院,最终成功救治。

从村到县,这条畅通的“生命通道”,靠的是县总院的统筹发力。阳西不断做强县级专科实力,通过与省、市级医院组建专科联盟,建起胸痛、卒中、肾脏病等25个专病中心,让肿瘤、心脑血管病等大病在县里就能治,减少患者外流。

比起“治病”,近年来,阳西医共体改革从“以治疗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更关注群众的健康管理,做好防治结合。“民众不健康就会消耗医保资金。通过将医疗资源前置到疾病发生之前,防治未病慢病,形成控费增效的良性循环。”阳西县总医院党委书记关登海的话,点出了改革的深层逻辑。阳西通过构建县镇村三级慢病管理体系,为全县常住人口建起个人健康档案,形成“筛查-确诊-转诊-随访”的闭环服务。

阳西总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受访者供图

阳西总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受访者供图

“县直医院七成治病、三成预防,镇医院五成治病五成预防,村卫生站四成治病、六成预防。”关登海介绍,阳西把医保结余、公共卫生和财政定向资金整合为“保健康”资金池,钱花在防病上。2023年5月启动的慢病人群免费送医送药项目,至今已为22万人次送药,减少高危人群并发症二次住院费用超1700万元,相当于为医保“省下”一大笔钱。

同时,阳西通过整合县镇村三级共1500名医务人员,组建了147支健康管理团队,负责管理县域43万群众的健康。“平常会通过微信群分享健康科普,通过群更容易对接到其他家庭成员的健康信息,群众有问题也可以直接问。”团队成员梁定周表示。

2024年,阳西获评“中国长寿之乡”,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81.6岁,正是健康管理成效的重要证明。

“我们花100块防病,群众就少花1000块治病;他们不生病,就能去赚1万块钱。”关登海的话里,藏着阳西医疗改革的决心。“少花钱、少跑腿、治好病”,群众最朴素的期待,正在阳西变成现实。


视频/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李艳 徐臻

统筹:谢晓莉 林伊晴

策划:洪继宇 苏晓璇 肖婉琦


热门文章

0.0627s , 8470.828125 kb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住院省下1700万!阳西让群众更有“医”靠,布鼓雷门网  

sitemap

Top